秋潮夜落江为墟,青溪茁茁生菰蒲。舟舫逍遥宾从疏,谁识长沙李大夫。
十年持节使江吴,转入七闽将漕车。道上狂贼未伏诛,少壮疮痍官吏逋。
公方疾驱布威德,朝廷发兵趣捕贼。兵多贼少即日降,公独至今为失职。
白首飘然归故国,由来仕宦终无极。
借令得意任公卿,年迫桑榆心更惜。昔时柴车一束书,今日朱门百口食。
大夫月奉三万钱,何必要涂争埶力。野人结庵齐山傍,早岁曾为门下客。
不遗簪履惠相访,顾我青山唯四壁。野人适自三湘来,布衣犹带湘山碧。
公舟少驻洞庭下,尽洗都城尘土迹。
奉送李大夫归长沙。宋代。沈辽。 秋潮夜落江为墟,青溪茁茁生菰蒲。舟舫逍遥宾从疏,谁识长沙李大夫。十年持节使江吴,转入七闽将漕车。道上狂贼未伏诛,少壮疮痍官吏逋。公方疾驱布威德,朝廷发兵趣捕贼。兵多贼少即日降,公独至今为失职。白首飘然归故国,由来仕宦终无极。借令得意任公卿,年迫桑榆心更惜。昔时柴车一束书,今日朱门百口食。大夫月奉三万钱,何必要涂争埶力。野人结庵齐山傍,早岁曾为门下客。不遗簪履惠相访,顾我青山唯四壁。野人适自三湘来,布衣犹带湘山碧。公舟少驻洞庭下,尽洗都城尘土迹。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避地白岩山中书怀。宋代。吴说。 胡虏凭陵甚,长驱青海边。携家遭困顿,忧国愤迍邅。不省岁月换,徒惊花草鲜。到头苏息否,洒泪问苍天。
人物西江第一流,八年麾盖滞东州。新恩宠亚三湘镇,远道争迎五两舟。
春宴喜闻京国语,云帆高望渚宫收。公馀为有江湖思,还采蘋花寄旧游。
丙寅春胡大声自桐庐守参政湖藩过松话旧诵予送通守殷君诗因用韵赋以识别。明代。顾清。 人物西江第一流,八年麾盖滞东州。新恩宠亚三湘镇,远道争迎五两舟。春宴喜闻京国语,云帆高望渚宫收。公馀为有江湖思,还采蘋花寄旧游。
长句和平见治音,京华犹记盍朋簪。声传珠履星辰近,影动金莲雨露深。
云树有图凭鹰寄,春山无伴听莺吟。悬知两地看明月,爱国忧民共此心。
詹尚书同文以堵文明所作云树图寄徐大参复初仍寄以诗因次其韵。元代。凌云翰。 长句和平见治音,京华犹记盍朋簪。声传珠履星辰近,影动金莲雨露深。云树有图凭鹰寄,春山无伴听莺吟。悬知两地看明月,爱国忧民共此心。
捣练子·初酒醒。两汉。佚名。 初酒醒,乍衣单。褪著裙儿侧著冠。门外小桥寒食夜,月明人去杏花残。
杂兴十首 其一。宋代。方一夔。 前程在处暗危机,脱迹红尘入翠微。清水一竿张钓具,白云四壁挂樵衣。马惟画骨空嗟瘦,龙不点睛那解飞。差有陈编相伴住,时将诗句洗前非。
同徐茂吴游白岳信宿紫霄楼 其二。明代。佘翔。 北斗天高不可从,灵岩壁立翠重重。松间此日来双鹤,云里何年驻六龙。短褐朝元随羽节,空山采秀蹑仙踪。日斜笑倚卢敖杖,谷口西风落暝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