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双跳似丸转,老大头颅堆雪茧。书窗瞥见儿嬉物,少小情怀忽追缅。
物名妆域始前明,神宗晚岁事游晏。深宫昼閟寂不哗,宫人制此长日遣。
切磋象齿三寸圜,中卓铁锥五分浅。仙山楼阁云树重,二鹿驯行踏苍藓。
一面深刻壑藏舟,仙客携琴方陟巘。甲寅七月二十四,李得仁造字可辨。
此非钟鼎及刀剑,款识何须仿彝典。朝廷制器小亦谨,不使良工没其善。
无如大事荒于嬉,玩弄江山任偃蹇。传一二世乾坤倾,欲立锥无尺土践。
正如此器旋转休,圜轮都付浮云卷。百八十年物幸存,笑语疑闻聚婉娈。
拓文纪事附金石,物不足多事须勉。腐儒不敢岁月荒,垂语儿曹戒游衍。
妆域歌。清代。朱文藻。 日月双跳似丸转,老大头颅堆雪茧。书窗瞥见儿嬉物,少小情怀忽追缅。物名妆域始前明,神宗晚岁事游晏。深宫昼閟寂不哗,宫人制此长日遣。切磋象齿三寸圜,中卓铁锥五分浅。仙山楼阁云树重,二鹿驯行踏苍藓。一面深刻壑藏舟,仙客携琴方陟巘。甲寅七月二十四,李得仁造字可辨。此非钟鼎及刀剑,款识何须仿彝典。朝廷制器小亦谨,不使良工没其善。无如大事荒于嬉,玩弄江山任偃蹇。传一二世乾坤倾,欲立锥无尺土践。正如此器旋转休,圜轮都付浮云卷。百八十年物幸存,笑语疑闻聚婉娈。拓文纪事附金石,物不足多事须勉。腐儒不敢岁月荒,垂语儿曹戒游衍。
(1735—1806)浙江仁和人,字映渭,号朗斋。诸生。精六书金石之学,又通史学。王杰延之入京,佐校《四库全书》。游山东,阮元、孙星衍与之合作,成《山左金石志》。王昶著《金石萃编》,亦得其校正之力。在浙又分编《两浙輶轩录》、《嘉兴府志》。另有《碧溪草堂集》等。 ...
朱文藻。 (1735—1806)浙江仁和人,字映渭,号朗斋。诸生。精六书金石之学,又通史学。王杰延之入京,佐校《四库全书》。游山东,阮元、孙星衍与之合作,成《山左金石志》。王昶著《金石萃编》,亦得其校正之力。在浙又分编《两浙輶轩录》、《嘉兴府志》。另有《碧溪草堂集》等。
嘲灯花鹊噪。明代。于谦。 鹊噪灯花亦偶然,人间喜信只虚传。朝朝暮暮知多少,误却归期又隔年。
江行杂感 其一。清代。王孙蔚。 才离越岭又吴湄,寥落江湖忆故居。感愤千秋《鹦鹉赋》,雅骚一代《鹧鸪》诗。篱栽黄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乘兴莫停明月棹,辋川山色待王维。
建炎己酉十二月五日避乱鸽湖山十绝句 其三。宋代。王庭圭。 幡竿插入千岩底,鸟语飞来绝壁间。洞口行人迷处所,不知钟梵锁孱颜。
龟山水陆院。宋代。张耒。 院静步柏影,庭虚闻塔铃。连龛香惨淡,古榜金青荧。山背负华殿,淮身朝广庭。旛花龙护法,梁栋神扶倾。缅怀开山人,天眼照废兴。一庵檀施集,百堵神鬼惊。支祁万古穴,石老深潭清。坐令金仙力,镇此水府灵。我来望春野,高阁近青冥。白发老比丘,俯偻困逢迎。岂无世外人,燕坐守无名。重堂百僧会,合有菩萨行。平生一鉢意,长岁百虑更。狂逃不知返,胜地念浮生。
晓发。唐代。唐求。 旅馆候天曙,整车趋远程。几处晓钟断,半桥残月明。沙上鸟犹在,渡头人未行。去去古时道,马嘶三两声。